人间彩虹 ——记乡村留守儿童的“代妈妈”齐小丽
记者 刘永奇 通讯员 白贺阳
“我有两个妈妈,一个是我的亲妈妈,另外一个是‘代妈妈’。当我的妈妈不在身边时,‘代妈妈’就像亲妈妈一样关心我、照顾我、教育我,我感觉很幸福”。当上蔡县重阳街道南大吴社区的留守儿童萌萌用稚嫩的声音表达对“代妈妈”齐小丽的真挚情感后,齐小丽的眼眶湿润了。
齐小丽对儿童呵护有加。
(资料图)
作为社区“儿童之家”的主任,齐小丽在这里一干就是11年。她熟悉村里每一家每一户的情况,知道哪个孩子有什么特质、是什么脾气。她始终秉承“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自家的孩子”的理念,力所能及地为孩子们做到最好。她认为,不能用主任的标准要求自己,而是要用“妈妈”的身份对待这份工作,满足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对母爱的渴望、对亲情的需求。
2016年12月,齐小丽被全国基层儿童福利服务试点工作专家组聘为“基层专家”;2019年6月,齐小丽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,参与“第二届儿童主任征文评选”,获得了一等奖;2021年,齐小丽被民政部评为“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个人”。
齐小丽陪孩子们学习。
“我有好几十个娃儿,就跟当妈的一样,再苦再累也能坚持——天下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?”“儿童之家”的工作很繁琐,齐小丽为何能坚持如此久而且做得如此好?对此,齐小丽回答得简单干脆:“因为我是‘当妈的’!”正因为如此,齐小丽成了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们的“代妈妈”。
把爱种在孩子们心中
上蔡县重阳街道南大吴社区位于县城西南部,共有人口2556人,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677人,包括男童305名、女童372名。由于村子地少人多,多半年轻人外出务工,留下老弱妇孺在家,社区有留守儿童85人、困境儿童37人。
2010年6月南大吴社区被定为全国第一批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村以来,这里的儿童福利工作已经开展了13年,县民政部门累计投入资金10万多元用于“儿童之家”的建设,并为“儿童之家”配备教具360多件;“儿童之家”的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开展、组织各类活动428次;“儿童之家”建立儿童基本档案400多份,累计帮助困难家庭63户,协助困难家庭儿童办理生活补贴78名,临时救助儿童20余名;督促、帮助百名未上户口儿童及时办理户籍;为大病儿童申请大病康复医疗,使他们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……
“我给自己定了每天入户走访不少于10户的任务。通过长期走访,我发现父母外出务工,儿童留在家中,隔代教育缺乏有效沟通。我需要做的是加强关爱与疏通,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来自社会的关爱,把爱与温暖的种子种在他们心中,让他们用正确、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磨炼。”齐小丽说。
齐小丽告诉记者,对待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,不但要保证他们吃饱穿暖,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,决不能让他们在幼年时期留下心理阴影。孩子的内心像一张白纸,我们要用多彩的画笔在上面一笔一画地画出太阳、花朵、小溪、大树等,丰富孩子的内心,让阳光照进去,这样孩子才能健康茁壮成长,将来成为对家庭、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提高监护人监护能力
“在我的坚持下,跑断腿、磨烂嘴,站个井、坐个坑,儿童信息被我全拿下。”齐小丽笑着说,“我就是脸皮厚,不管别人烦不烦,哪怕说我‘咸吃萝卜淡操心’我都不在意。为了获得的信息准确、为了更好地服务儿童,社区的情况我摸得清清楚楚,哪条路上有个坑我都清楚。”齐小丽和同事们不懈努力,为每个家庭的儿童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台账。他们通过了解家庭的整体动向,及时掌握儿童的情况,并以跟踪记录的方式完善信息台账,及时预判并采取干预措施,为孩子们扫除各种成长障碍。
“安全是头等大事。儿童的安全意识普遍薄弱,这很让人担忧。”为做好安全宣传工作,齐小丽先结合以往出现的安全问题及一些火灾、溺水、交通事故等实际案例,让家长和儿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。
为了做好“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”这项工作,齐小丽费尽了心思、磨破了嘴皮。在走访过程中,齐小丽发现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或多或少有一些暴力行为。
在一次走访中,齐小丽看到这样一幕:一位老人没做晚饭,逼着自己的孙子孙女吃中午的剩饭。孩子不愿意吃,老人就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吃。
看到这个场面并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后,齐小丽跟那位老人进行沟通,首先告诉他打骂是一种侵害儿童身体健康的行为,而且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大于身体伤害,不提倡这种行为;其次,儿童的肠胃较弱,吃剩饭可能引发肠道疾病,尽量不要让孩子吃剩饭。经过一番思想工作,老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表示以后改正错误的行为。
齐小丽说:“打孩子、骂孩子这些行为很常见。有些家长不分对错,以自己的意愿为评判标准,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。”她认为,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哪些行为可以做、哪些行为不能做,给孩子建立清晰、明确的界限,这样孩子才能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。
齐小丽在走访过程中,许多家长通过她的劝说,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表示将改变“暴力教育”的行为,以温和的方式教育孩子。
给孩子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
“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面临亲情缺失问题,还面临接受的教育单一、没办法发展兴趣爱好的问题。他们渴望开阔眼界,了解更广阔的世界。”齐小丽在跟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对音乐、美术等具有浓厚的兴趣。但一些家长思想古板或觉得孩子上美术、音乐之类的兴趣班是“不务正业”,是花“冤枉钱”,反对孩子发展课外兴趣爱好。
针对这些情况,齐小丽一方面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,另一方面积极和家长沟通。每年暑假,她都组织本村大学生在“儿童之家”举办兴趣班,为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打开兴趣的大门,让孩子们见识更广阔的世界、拥有多彩的童年生活。
“留守儿童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就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薄弱,这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”。为了做好普法教育工作,齐小丽不仅对孩子做工作,也对家长开展培训,避免悲剧的发生。
“打架、讲‘义气’、破坏公共设施,这些行为在留守儿童中的发生率比较高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。”为了增强教育效果,齐小丽对犯了错误的孩子用爱进行教育感化,让他们观看普法电影,并邀请律师进驻“儿童之家”,为孩子们普法,用多维度的教育让孩子们认识到不良行为如果不改正必将产生恶果,此外,齐小丽还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,协助家长落实监护人的责任,避免留守儿童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。
齐小丽在“儿童之家”工作的11年间,每年都号召、组织本社区成功人士为残疾儿童、困难儿童、留守儿童送温暖,给孩子们送去奶粉、棉服、学习用品等。
“我的网名叫彩虹,因为我心中有一道彩虹,我也要为孩子建起一道彩虹。我坚信,通过我的努力,一定能驱除阴霾风雨,和孩子们一起迎来阳光和彩虹。”齐小丽说,泉水之所以能够穿石,因为它永远在坚持;青松因为选择了险峻,才显示出生命之顽强。
齐小丽告诉记者,“儿童之家”永远以服务为宗旨,像滴水穿石那样坚持,自己将继续发扬团结友爱、助人为乐、扶弱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坚持不懈为儿童事业献出更大的爱心,为“儿童之家”事业的茁壮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标签: